官网首页
官方微博
官方微信

商家入驻

何谓国学?
To Me的小觅
2020-06-30 09:39
1497次浏览

何谓国学?

国学,兴起于二十世纪初,而大盛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。九十年代“国学”热,再次掀起,至今不衰。

“国学”作为学术名称,产生于西学东渐、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,对于其定义,众说纷纭,莫衷一是。主要有如下几种说法:

1、“国学”即“中学”。这与清朝大员、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张之洞等所倡导的“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”的宗旨密不可分。

2、“国学”即“国粹”。可是,把“国学”与“国粹”等同,要么名不副实,要么等于把传统学术文化“精粹“以外的内容排斥在外,又因人们对传统学术文化“精粹”的理解不尽相同,自然就很难使“国学”的内容及其解释规范化。而在实际操作上,这样的释义也行不通。

3、“国学”即“国故”。这一释义,是针对“国粹”一说太笼统、粗放,又鉴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并非一切皆“粹”而提出的。这种提法曾经被当时许多著名学者如梁启超、胡适之所认可。五四运动时期的“旧派”“新派”“国学家”们,几乎都使用过“国故”一词。

4、“国学”即中国固有之学,指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,亦即“中国学”。这一释义,是针对“外国学”而言的。章太炎认为“国学”是中国固有之学,并把“国学”的兴亡与国家的兴亡联系在一起。这一释义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坚守,成为“国学”的通常定义。如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《现代汉语词典》中,“国学”一词就沿用了这样的定义:“称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,包括哲学、历史学、考古学、文学、语言文字学等。”这可以说是清末民初至今,一直沿用下来的比较通用的定义。

但严格意义上,关于“国学”的定义,到目前为止,学术界还没有给人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。至于其涵盖,自然也就含糊不清了。梳理、归纳起来,主要有两种,一种是狭义的国学,一种是广义的国学。

狭义的国学,就是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系统,主要是指诸子百家思想及其沿袭发展。

广义的国学,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,它涵盖三大系统:思想系统,是儒家贯穿并主导的中国思想史,核心是先秦诸子、儒道释三家等;艺术系统,是以文学为主导的整个艺术发展史,核心是文学、绘画、书法、音乐等;科学系统,是以史学为主导的科学发展史,包括历史学、训诂学、宗教学、礼俗学、考据学、伦理学、版本学、医学、兵术、术数、武术、星相、烹饪、民俗、种植、航海、方技等等。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,其目的仅为更好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。文中涉及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认同其观点,亦不保证内容真实性,如有侵权,请联系站长删除。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客服电话 : 028-85239825(周一到周日09:00-21:00)

扫码下载App

扫一扫,关注微信公众号

来微博关注我@凸觅App

@2016~2020 成都凸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蜀ICP备18030198号-1 蜀公网安备 11010502030901 号
您好,欢迎来到凸觅!
获取验证码
登录
登录代表你已同意凸觅用户协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