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滴水,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,更是浓缩了一个美丽的世界。
在枯水季,水可以内敛温和,一派儒雅的君子之相。
在旺水季,水可以汹涌澎湃,展示不可抵挡的骁勇。
老子从水中,领悟到无穷的智慧。
“上善若水,水利万物而不争。”“夫唯不争,天下莫能与之争。”
这句“不争”,背后蕴含了怎样的智慧呢?
争,未必有功
曾几何时,在资本的催生下,共享单车行业里大大小小的公司杀得暗无天日。
OFO、摩拜、小鸣单车,赤橙黄绿青蓝紫,争得头破血流。到后来,很多城市都饱受共享单车数量暴增,占据人行道等带来的不便。
时间是最好的证明,风光过后,这些公司卖的卖,停的停,只留下一地鸡毛。
当初共享单车曾被誉为“新四大发明”,为何兴也勃焉,亡也忽焉?等硝烟散去,这些公司才发现,因为破损率高,后期维护成本高等原因,共享单车并不是可盈利的商业模式。
为了争夺社交软件的市场份额,阿里曾高调推出“来往”,马云拉来半个好友圈为其宣传,誓要把微信拉下马。
但奈何微信已经根深蒂固,加上因为“来往”在使用时状态频出、不支持拓展关系链等弊病,遭到用户的抛弃。
“来往”虽然志在取代微信,却重在营销而不重在打磨产品,并没有为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,也没有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。最后只能慢慢消失在互联网的大潮中。
不争,才是争
曾经,一位身处夺嫡争位风波中的皇子,向他的谋士求教。
他的谋士讲了一个故事:
“古时有位富商,生了很多儿子。当富商年老,儿子们为了继承家业争破了头,个个表现得忠心又孝顺。
唯独只有一个儿子,从不去争着表现,只管每次把父亲安排的工作完成得非常漂亮。
终于有一天,富商想清楚了,把家业交给了那个不争的儿子。
这就叫,争就是不争,不争就是争。”
皇子恍然大悟,从此低调处事,从不结党营私。在皇帝交付的几项重大任务中都克服了重重困难,顺利完成。最终在夺嫡斗争中胜出,继承大统,他就是雍正皇帝。
或许康熙正是看中雍正不结党、不结怨,才相信他一心为国家,为社稷。
雍正皇帝在位13年,大力整顿吏治,推行新政,一改康熙皇帝后期因为九子夺嫡、贪污盛行带来的弊端。经过他的勤政果敢,国库由一开始不到七百万两,发展到九千万两。
当国内的团购行业刚兴起的时候,曾发生“百团大战”,近千家公司烧钱补贴,各显神通。
而在团购最疯狂的时候,美团原本只能位列第二梯队,但创始人王兴保持了冷静,实行“广积粮,缓称王”的策略。
当所有团购网站烧光了手头的资金时,美团账面上资金充足,并且深入二线三线城市,这一战奠定了美团百亿估值的基础。
最终,王兴后发制人,成了收割战场的人。
不管是雍正还是王兴,如果他们在群雄四起时按捺不住自己,或许白白耗费了精力却无功而返。但所幸他们清楚地知道没必要参与无谓的“争”,而是将精力放在问题的核心,或着力整顿官员队伍,才能更好地实行利国利民的政策;或牢牢把握住用户,这才让他们笑到最后。
不争,不是放弃竞争
老子认为,与其去跟别人争强好胜,不如战胜自己。与其整天与别人争来争去,不如完善自己。
因此,他说的“不争”,不是投降,而是不去与对手打口水仗,或是只关注结果的无谓竞争;而是要将重心放在主要矛盾,积累自己的实力。
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,桃树从不自我标榜,但是树下的野地也会自然地踏出一条路来。
这是因为桃李是实实在在地开出了美丽的花,结出了香甜的果,在为人们默默地服务,所以用不着吹嘘,人们自会趋近它们。
在商界,“不争”,就是打磨自己的经营模式,确保能真正可盈利、可持续、能为用户带来福祉。
夫唯不争,天下莫能与之争。
因为真正有野心有耐心的高手,早就在默默修炼,最终把其他人远远甩在身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