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记得李清照《夏日绝句》中的“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”吗?项羽作为西楚霸王,却在垓下败于刘邦。
因此一代英雄项羽最后自刎乌江,不仅留下了“霸王别姬”的千古传说,也留下了这首《垓下歌》!
今日小觅分享:
垓下歌
—先秦•项羽
力拔山兮气盖世。时不利兮骓不逝。
骓不逝兮可奈何!虞兮虞兮奈若何!
—【译文和注释】
力量可以拔起大山,豪气世上无人能比。可时运不济宝马也再难奔驰。
乌骓马不前进了我又能怎样呢?虞姬啊!虞姬啊!我又该把你怎么办?
垓(gāi)下:古地名,楚汉相争最后决战场。
骓(zhuī):意为顶级宝马。
虞:即虞姬。
奈若何:拿你怎么办。
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后人,出身名门的他,自幼就力能扛鼎,才气过人,跟随着叔父项梁读书和研习兵法之道。
项羽年轻时曾跟随叔父在会稽,观看秦始皇驾船渡钱塘江时,竟大胆地对叔父说:“彼可取而代之也。”
不久后,随着陈胜、吴广的起义,项羽也在会稽起兵。到公元前207年,秦国大将章邯率兵30万围攻赵国的巨鹿。
彼时作为副帅的项羽,果敢地杀了犹豫的主帅,破釜沉舟,只带了3万兵马,与秦军大战,打出了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“巨鹿之战”。
巨鹿之战,使项羽之名传遍诸侯各国。他的神勇、他的豪强,确实无愧于诗中那句“力拔山兮气盖世”!
但如此神勇的项羽,最终却因刚愎自用的性格,加上识人不明、用人有误等原因,兵败垓下,只能骑着乌骓马,带着虞姬,一同逃往乌江。
但是到了这个地步,项羽也依然不承认自己的错误,所以哪怕自刎乌江,他也只会发出一声“时不利兮骓不逝”,来感慨这不可抗争的命运!
但是,这样的项羽,却唯独对心爱的虞姬无可奈何、不忍别离。所以一句“骓不逝兮可奈何!虞兮虞兮奈若何”,道尽其中多少深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