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经常会听到齐腰襦裙,齐胸襦裙的说法,其实某些“襦裙”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襦裙(包括有些商家也会乱叫),大家也经常会听到衫这个名词,下面我讲一些衫和襦的区别与联系。
衫和襦最本质的区别是贴身穿和外穿,衫是除内穿衣物(neiyi)外最贴近身体的衣物,襦则是衫以外穿的衣物。唐代某人曰“短衣曰襦,自膝以上,一曰短而施要者曰襦”襦的长度不超过膝盖,且有腰襕,侧边不开叉,外穿。(毕家滩前凉墓葬出土的襦是有腰襕的,且同时代的墓葬的壁画陶俑所着襦也有腰襕)襦可同袄裙一样衣掩裙,也可裙掩衣(即裙子包住上衣)襦此衫出现的时间早,也比衫最先退出历史舞台。在衫还没有出现前,人们贴身穿的衣物叫汗襦(也就是曲领襦)大约在魏晋向南北朝过度时,衫逐渐形成,此时的衫和襦一样也有腰襕,但是没袖端(也就是袖缘)大约在唐时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,此时衫不仅作为内穿衣物也开始作为外穿衣物,衫的领形也多样起来,有直领对襟,直领大襟(交领),圆领大襟(圆领),衫也没有长度限制,长度在未过膝盖的叫短衫,长度过膝盖的叫长衫,长度至脚的叫袍。
因为市面上的“襦裙”大多是直领大襟(交领)衫,直领对襟衫搭配裙子,所以这种搭配应叫衫裙,至于襦裙只是大家叫惯了的说法。襦裙流行于东汉~唐初,衫裙流行于南北朝~明
图一,毕家滩出土襦裙,图二,毕家滩襦裙复制品(衣掩裙),图三,商家所制魏晋襦裙(裙掩衣),图四,汗襦(曲领襦)出土文物(腰襕损坏),图五商家所制汗襦(曲领襦),图六曲领裙襦,图七,魏晋时期衫襦线图(第一个为衫,其余为襦),图八商家所制南北朝时齐胸衫裙,图九商家所制唐时齐胸衫裙(图源大多来自网络,侵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