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网首页
官方微博
官方微信

商家入驻

古代女子的批帛
大大大聪明
2020-12-16 10:18
4110次浏览


披帛在唐代的画中及陶俑中都可见到妇女在肩背间披一幅长画帛,叫做披帛。披帛的开始出现,历来记载各有不同,一说始自秦,汉-杨雄<《方言》中有,“帍裱谓之被巾(注为妇人领巾),但汉时的被巾形制,尚无具休形像可稽。


《玉篇》谓“妇人巾”,可能是属于“帔”的一类,或为六朝时之斜领是否与唐时的披帛类似,尚难断定。据《中华古今注》云,女人披帛,古无其制,开元中,诏令二十七世妇及宝林、御女、良人等,寻常宴参侍令,披画披帛,至今然矣,至端午日官人相传谓之奉圣巾,亦曰续寿巾、续圣巾,盖非参从见之服。”《事类统编》、《奁史》引《影灯记》:“正月十五日夜,元宗于长春殿张宴,撤深红锦荔枝千万颗,令宫人争抬,多者赏以红袖帔,绿晕衫。”《酉阳杂俎》载:天宝末杨贵妃的领巾被风吹于贺怀智巾上的事,这都是说明在唐中期盛行披帛之记载。《文献通考》载:“隋文帝开皇中,房陵王勇之在东宫及宜阳公王世积家,妇人所服领巾,制同槊幡,”其形颇似唐妇人的披席,且在敦煌隋代壁画中妇女也有披帛者,则披帛隋时已有,而特盛行于唐。


所谓领巾,当是披帛的另一个名称,能被风吹飘干他人巾上,则应是较长而轻的一种纱帛一类的饰物。其与唐画及唐俑所见者均符其形制。帔与披帛,亦有不同,但上述各点应是属于披帛之类,所以说非参见的服饰。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,其目的仅为更好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。文中涉及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认同其观点,亦不保证内容真实性,如有侵权,请联系站长删除。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客服电话 : 028-85239825(周一到周日09:00-21:00)

扫码下载App

扫一扫,关注微信公众号

来微博关注我@凸觅App

@2016~2020 成都凸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蜀ICP备18030198号-1 蜀公网安备 11010502030901 号
您好,欢迎来到凸觅!
获取验证码
登录
登录代表你已同意凸觅用户协议